日前,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烟台职业学院七支代表队载誉而归。今天,人民日报客户端、烟台日报、大小新闻、烟台晚报推出我校国赛深度报道《又添3金!烟台职业学院成“揽金大户”》。


三金四银!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烟台职业学院派出的七支代表队载誉而归。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目前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技能水平最高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在这场国家级大赛中,烟台职业学院接连包揽了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会计技能赛项的3枚金牌,工业设计技术、建筑工程识图、物联网技术应用、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等赛项4枚银牌,职教“硬核”实力耀眼全国。
至此,该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7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13项,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62项、二等奖105项、三等奖50项。
日前,记者走进烟台职业学院,探究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的“烟职模式”,寻找“揽金大户”的办学秘诀。
8月份,烟台职业学院承办了两场国赛赛事,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高光时刻”——
8月7日至10日,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比赛在烟台职业学院举办。来自全国55支代表队的师生及专家裁判330余人齐聚烟台,逐鹿赛场。

烟台职业学院获国赛“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第一名
代表烟台职业学院参赛夺得第一名的学生是机械工程系韩宇宁、宋佳霖。塑料制件数字化设计、CAE成型工艺分析、模具CAD设计、模具装配与注塑成型……三天时间里,两位学子紧锣密鼓地高质量完成了一项项赛程。“此次大赛主要考察学生模具制造的前沿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能力,检验学生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械工程系教师高峰告诉记者。
当得知团队获得第一名时,大赛指导老师、机械工程系教师张恕爱十分感慨。“这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上下团结,共同奋进的结果!我们会继续借助大赛平台,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8月20日至22日,烟台职业学院再度迎来全国各地的29个省市区的参赛学生、指导老师和专家裁判300余人。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正式吹响号角。

烟台职业学院获国赛“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第一名
在这场“擂台赛”上,烟职学子经过激烈角逐,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三名参赛选手张耕铭、苏兆威、杨泽辉从全国54支代表队的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学校大赛指导老师、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教师綦晓春向记者介绍,本次大赛以STM32F103单片机或51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来进行考核,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自由度水果采摘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及制作。“重点考察了电子设计工艺、电子装调工艺、控制器指定任务的功能实现等内容,十分考验电子信息类专业选手基本职业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赛过程中,我校参赛选手们沉着冷静,充分展示了扎实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诠释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好消息还从四川省传来。
8月22日至23日,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在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举行。烟台职业学院代表队在全国63支参赛队伍中一举夺魁,获得国赛一等奖。

烟台职业学院获国赛“会计技能”赛项一等奖
这不仅是烟台职业学院在该赛项上的成绩突破,也是山东省近8年来第一次获该赛项一等奖。“拿到金牌非常开心,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非常感谢学校的支持和指导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与指导。”史萌萌同学表示,今后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技能,力争在更高的舞台上绽放精彩。
金牌的铸就,饱含学校的支持、老师的奉献、学生的奋进。“这既是一个比武竞技的盛会,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舞台。学校高度重视大赛的承办和参与,将借此机遇,进一步推进教育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烟台职业学院校长温金祥受访时表示。
大奖缘何青睐这里?
作为“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烟台职业学院历来重视技能大赛。
从个体看,在学校“双高计划”建设总体布局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作为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在日常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将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以远航模具、起点机械等一批专业社团为重点,全面实施‘学赛融合’的育人机制。”机械工程系副主任邢勤说。


在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李鹏看来,在学校打造的“四梯次、全覆盖”技能竞赛体系下,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多年来以专业技术社团为主阵地,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传帮带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培养了大批专业基础扎实、技术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成为大赛夺奖的主力军。
一个个院系在大赛中熠熠发光,夺得奖牌,背后支撑的正是学校打造的覆盖全部专业、全部师生的“四梯次全覆盖”技能竞赛体系。依据该体系,学校构建完善系、校、省、国家四个梯次,充分发挥技能大赛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
“这个竞赛体系已经成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平台,也是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引领作用的具体方案。目前与企业合作开展的五十多个校内技能大赛,已经吸引了90%以上的学生参与,实现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工匠精神在大赛中得到落实。”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王友云表示。
发挥大赛的“导航”“定标”作用,以大赛引领教学改革,学校还形成了“课证岗教管赛”六位一体融合平台,用科学规范的技能大赛训练机制,在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此外,学校专门设置了大赛管理科,将竞赛项目融入到综合性实践课程中,根据技能竞赛考核点开发教学项目。同时,将大赛元素嵌入到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中,在各专业引入企业标准,实施岗位对接式培养,将“学赛结合,以赛促学,让每一个学生受益于大赛”的理念贯彻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在今年的202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烟台职业学院能过经过大赛组委会层层选拔,得以连续承办两项国家级赛事,本身就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体现。
在开幕致辞中,烟台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润圃表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烟台职业学院举办,是对烟台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绩的肯定和鼓励。


过硬的办学实力,还体现在赛场之外:今年,烟台职业学院《产教同频、园院协同:智能制造专业群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块沉甸甸的“奖牌”,是山东省在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颁授的最高奖项,每4年评审一次,被视为彰显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效的核心指标和衡量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6月23日,“烟台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落户烟台职业学院。烟台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由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联合烟台职业学院、腾讯云(烟台)双创基地共同建设,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高标准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培养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8月22日,烟台职业学院万华产业学院正式签约揭牌。万华化学集团自2018年与烟台职业学院开展订单培养以来,入职万华化学集团的毕业生爱岗敬业,屡屡受到生产一线老员工的肯定。“未来五年,烟台对化工人才需求量巨大,相信烟台职业学院作为地方职业教育的龙头,能够成为化工产业高素质人才优质供给方。”万华化学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不只是万华化学,一汽大众、上汽通用、谷歌、张裕……众多知名大企业都在烟台职业学院的“朋友圈”里,优质的校企合作成为了学校的就业“王牌”。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将“人才储备”放在了烟台职业学院,截至目前,学校已承担1个国家级、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2个专业承担了12项国家“1+X”证书试点。
一位位“金牌工匠”的背后,是群星璀璨的名师阵容。“全国优秀教师”刘彩凤、“齐鲁首席技师”栾琪文、“山东省教学名师”王枚、“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宫晓峰……不断扩容的“名师群”,是烟台职业学院“硬核”实力的又一彰显。
一组数字足以佐证:目前,学校829名专任教师中,教授88人,副教授2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677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教学名师12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5人。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5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和品牌专业群6个、山东省示范特色专业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