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职业学院主动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大势,以网络平台为着力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思政建设在创新中走深走实,让思政元素发挥教育效果。
聚焦“一盘棋”,顶层之塔“领”方向。学校出台了《网络思政工作意见》,对网络思政建设作出总体安排,并明确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定期调度,确保部署落到实处。作为配套制度,出台新媒体管理制度、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文件,规范校园网络媒体管理、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搭建起网络思政建设“烟职品牌”的顶层框架。

聚焦“大思政”格局,涵养特色网络生态。在“大思政”建设格局下,着力建好“一个基地”,打造“一个矩阵”,联结宣传、学工、德育教学等部门和各系,形成以“新华社网络思政试点基地+校内新媒体矩阵”为平台、以“三全育人”为抓手、“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思政建设新局面。将网络思政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在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网络答题活动,在新媒体平台播发微党课,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思政作品大赛”等,以更生动、更有趣、更有实效的方式影响教育学生。
聚焦多平台建设,打造思政影响力品牌。学校建设了一系列生动、丰富又不乏深度与广度的思政平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建设山东省高职院校中首个网络文化中心“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分中心网络文化中心(烟台职业学院)”暨“烟台职业学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立“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研究中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聚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打造以“烟台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为首的校园公众号集群,同时推动传统校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整合官方网站、抖音号、“烟职在线”APP等学校自媒体,增强网络思政教育和网络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汇聚网络思政工作的合力。

聚焦创新性实践,深耕思政载体。用好优质的网络思政资源,组建剧团,将网络资源搬上了舞台剧,使之成为了“舞台上的思政课”。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举行了多场舞台剧汇报演出,师生在参与改编和演出的过程中,通过重现与演绎,由历史的旁观者、聆听者化身为参与者、亲历者,润物无声地完成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

聚焦全过程参与,建设思政队伍。学院坚持“三全育人”要求,对领导干部、骨干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定期开展相关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工作交流等形式,加快队伍的成长与培养。鼓励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参与网络育人工作,形成网络文化协同育人合力。此外,学校成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结合专业优势、个人特长等,加强特色挖掘与品牌创新,培育建设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实现阵地建设与成果培育创新。开发了100部“辅导员思政微课堂”、100部“寻访身边榜样故事”,开展了思政微课堂“金课”、优秀主题微团课等评选活动,组织辅导员参加“山东高校辅导员讲党史优秀短视频展示”,切实增强了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和网络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
责任编辑:李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