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烟台职业学院:产教如何才能“真融”“真合”

作者: 时间:2020-10-19 点击数:

烟台职业学院院长 温金祥

山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山东教育发布”日前就推进“高地建设”和“产教融合”采访了烟台职业学院院长温金祥。

问:烟台职业学院作为全国“双高计划”立项建设院校,如何发挥区域职教龙头作用,为“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温金祥:学院先后参与了国家骨干校、国家优质校项目建设。未来5年,学院将以“双高计划”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承担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任务,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在服务烟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的“三换”改造等方面,优化培养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使学院成为烟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本营,打造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样本。

问:烟台职业学院如何做好服务发展这篇文章?

温金祥: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实施“三个转”工程,做好服务发展文章。

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升级转。紧密对接烟台市八大支柱产业,在“模具设计与制造”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带动下,建设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重点专业群,形成“1+3+3+N”专业集群体系,实现专业群综合实力全国领跑,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技术服务围绕企业需求转。通过“优才计划”“菁英计划”引进博士14人,在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分赴烟台各县市区挂职科技副市长、副区长,开辟学院技术服务新模式。借助2个山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每年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至少50项,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

社会培训围绕岗位需求转。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学员四位一体社会培训体系,紧跟市场岗位空缺,搭建“烟职青书”云端培训平台,重点培育20个精品培训项目,实现各类培训15万人日以上。

问:“双高”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学院有什么规划和行动?

温金祥:“双高”建设不同于以往的建设任务,重点要在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优化升级上发力。当前,学院正在积极对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产业上的渗透与应用,瞄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有效措施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学院将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完成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等12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建设服务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问:学院在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温金祥:2019年12月,由学院承担的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实训基地,仅用一年的时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68亿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创造了项目建设“烟职速度”。学院和烟台万华集团紧密合作,就企业需求开设应用化工技术等新专业,现已组建2个万华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万华集团就业,年薪可达10万元以上。

下一步,学院将加强校地融合、产教融合,构建“双融”助“双区”的服务区域发展的工作格局。一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使其实现“产学研创用”一体功能。二是打造校地融合高端项目,“基于食疗的慢性病防控服务平台”由政府投入资金500万元。三是打造校企合作品牌项目,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与学院共建“智能控制技术示范实训中心”项目;与万华深度合作成立万华产业学院,建设高端化工产业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核心基地。四是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申报创建“烟职京航大学科技园”。学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渠道和形式,与腾讯烟台新工科研究院签约建立了腾讯云计算认证培训分中心,联合烟台航天产业园建立蓝天钛金学院等,实现产与教的“真融”“真合”。